在地人物誌 X 李秉軒

在地人物誌 X 李秉軒

多斜才算夠斜?多職如何算多?李秉軒的斜槓人生
《「有此藝說Art Says」獨立書店》主人…..

文/劉筱恩

為了採訪走跳彰化、身兼多職的代表人物,某個晚上,我們去到了位在花壇的「有此藝說Art Says」獨立書店。進入店裡,陪伴犬米捲率先過來打招呼,大大的狗頭東蹭西蹭,秉軒坐在椅子上,把剛剛在滑的平板收起來。過了七點的花壇,即使是在火車站旁也顯得冷清,有此藝說是附近唯一還亮著燈的店家,路上連行車都很少,更不見行人,怪不得秉軒等得有點無聊了。早先得知電子閱讀器mooInk在彰化的展售點只有有此藝說,我們從閱讀開始聊起,然後白色方塊店長書萍切入正題,請秉軒談談目前的工作與生活。

斜槓青年‧多職人生——美術代課開啟與校園的緣分

自研究所畢業後,他在台北做過藝術創作、開過美術班,幾年後回到故鄉彰化,一開始便到三春國小擔任美術代課教師。對於自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畢業的他來說,美術是日常。他笑著說,孩子們都愛他的美術課,也沒有其他教師敢來借課,他帶著孩子做大量觀察,先從帶動物進學校開始,狗狗、烏龜、小雞、向鄰居借來的大雞,甚至牽豬進校園,只為了讓學生有機會觀察活生生的動物。「觀察」是他美術教育的起點,他認為想像力並非無中生有,而是來自生活中的大量觀察,有觀察為基礎,創意才得以延展。他帶孩子們去校門口、廟口寫生,像小型遠足,累積大量經驗。他得意洋洋的拿出一幅石獅子圖畫給我們看,鐵口直斷:「畫這張畫的孩子很喜歡自己。」

何以見得?

他說,以寫生的角度來說,這幅畫幾乎在一開始就注定了失敗,畫上空有一張獅臉,整體形態卻像根茄子,它不像廟口的石獅,無論如何比對都不像,但孩子不只描繪出形體,還上色完畢。倘若孩子不喜歡自己,不可能在明知道不像的情況下繼續作畫,他會在作品上看到自己的缺點,無法持續下去,相反的,這個孩子不但完成了,還喜孜孜的上交,說明了他喜歡自己,對自己有信心。這帶出了秉軒不斷自問的問題:「為什麼要推行美術教育?」經過多年思慮,他認為,美術教育是為了讓孩子喜歡自己,進而喜歡自己的作品,先有了前面兩點,創作才有發生的可能。

陪伴犬計畫:從深入一所小學,到巡迴多間學校

在三春國小代課美術對師生來說,都是非常歡愉的時光,然而身為教育工作者,秉軒認為應該多多自我懷疑,倘若教學過程太順暢,教案太完美,即是一種警訊,要積極思變。

因緣際會,他與文德國小聯手開發了不分類陪伴犬巡迴班,也是近兩年的工作主軸,帶著前身是導盲犬的犬隻進入校園,為特殊生進行教育。犬隻如何成為特殊教育中的要角?讀過大量研究論文,秉軒確認動物療法有效,對於有身心障礙、情緒障礙的孩子來說,狗狗的陪伴可以幫助他們瞭解自己的情緒,特別是恐懼與慌張,進而學習排解不安、自處之道,最後改善社交技巧。他幾乎每天牽狗進校園,特意安排上午八點的課,鼓舞孩子不再拒學。他的首要任務是關懷固定特殊生個案,其次是處理老師轉介、近期有狀況的學生,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任務則是入班宣導,將「特殊的孩子需要被特殊對待」的觀念講述給一般學生聽,然後帶著陪伴犬在校園內散步。每到這個時候,為了跟狗狗玩,即使是特殊生也會忘記自身限制,亦步亦趨跟在旁邊,不知不覺中,有障礙的孩子能跟一般生混在一起,而一般生也能從這樣的互動中,學習如何與不一樣的同學共處,消弭彼此間的距離。

這個陪伴犬計畫,從文德國小出發,先深化耕耘一所學校,再推廣到彰化縣內近十所學校,做巡迴服務。能在短時間內有此成果,多虧秉軒擅長工作分析,他體認到要落實一個好主意,必須從制度面著手,唯有進入正式體制,讓陪伴犬計畫成為長期、定時的「課程」,而非短期、偶一發生的「活動」,才能真正對學生發揮作用。

繼續不務正業,結合其他資源,開發新課程

當陪伴犬計畫執行並擴大的同時,秉軒也繼續斜槓下去,包括與成大蘇文鈺教授合作的古蹟教案「老屋系列一至四」,令台大相當感興趣的「直覺開發」等。

陪伴犬的要角是犬隻,老屋系列與直覺開發運用的工具是電腦程式、平板、3D列印工具等,前者帶領孩子實地觀察閩南式、巴洛克、日治時代等建築,從觀察中自然學習到古蹟結構,運用到電腦程式設計上,進而與木工、3D列印、雷射切割結合,做出小型成品,後者運用平板,讓不具備繪畫技巧的孩子們藉由拍照、淡化色彩、以手指描摩上色來作畫。

在喜歡做工作分析的秉軒手中,每種嘗試都成為井然有序的學習進程,快可讓身邊的孩子開始嘗試,緩則佈局完整,連複製的步驟都整理妥當,足以將課程快速拓展到外縣市。

因為不是專職特教的老師,反而能置身框架外,運用各種工具,解決特殊生(包含資優生與身心障礙學生)的需求,老屋系列或許針對資質不差的學生加以指導,給他們全新時代的自造體驗,但直覺開發絕對適用於每個孩子,讓有心畫畫的人不再侷限於技巧不足、體能不足、畫具不足,一台平板、一個APP、一根手指頭,足以天賦展現。

萬變不離其宗,多職人生一定要有的核心意念

從最早提供的畫筆、圖畫紙,到陪伴犬計畫帶來的退役導盲犬,到老屋計畫、直覺開發引進科技產品,秉軒信手拈來,都是教具。書萍問,這麼多樣的職業,究竟最喜歡哪一種?秉軒哈哈一笑,說最喜歡的還是出國旅遊的人生。

放鬆固然好,但他腦子裡肯定有一套思維系統是日夜不停在運轉,從旁觀察,他最核心的意念還是引導人們認識自己,喜歡自己,表達自己,執行的對象不只小學生,也包括成年人。早在到三春國小教學之前,他已在從事類似藝術經紀的工作,引導藝術家如何生存,至今有此藝說店內仍會展售朋友的工藝作品。

「認識自己」是生而為人的必修課題,就他來說,花招百出的教育課程都是工具,在於幫助孩子認識自己是什麼樣的人,也許有的孩子能用寫生畫畫窺探自我,有的孩子要用程式語言方能組織想法,但那都無所謂,重要的是將忠實表達自我的權力交到孩子手上,而非以單一標準令他們服從大人的喜好,而對於藝術家來說,所謂的認識自己是認識自己的能力與身份,認識自己在社會上的價值以及作品能創造多少產值,是否足以支撐工作室的營運,能否以興趣支撐生活。

「斜槓人生」一詞當道,一時之間,人人都是斜槓青年,但斜槓究竟是一身好本領,還是鼯鼠五技而窮,秉軒也不禁自問,誠如他所說,身為教師應該經常自我懷疑。不過,經過訪談,我相信他的核心意念確立清楚,接下來的應用發揮將會愈來愈廣,之後還會與哪些領域偕手合作,做出什麼樣的成果——值得期待。

陪伴犬陪伴學生閱讀
撰寫評論
回到頁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