飲食生活帶來的垃圾隱憂—《日常製造》

日常製造

文/劉筱恩

日常製造

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光是一日三餐,會製造出多少垃圾來?

現代人習慣外食,在攜帶過程中,不可避免會產生許多耗材、包材,舉吃便當為例,一個人  單次食用至少會產生一個紙製便當盒、一雙竹筷、一個外罩塑膠袋,如果再多一碗湯,就會多用一個透明塑膠袋及塑膠束繩,或一個紙碗外加一個塑膠蓋,還有塑膠湯匙。

這些包材與耗材都是一次性使用,用完之後,略加清洗便送到資源回收處,然而,所有的包材與耗材都能被回收嗎?不,塑膠袋是垃圾,而紙製容器如便當盒、紙杯,為了達到防水效果,在原本的紙材上覆上了聚乙烯(polyethylene, PE)膠膜,導致難以回收,幾乎無異於垃圾。

也就是說,每次用餐,隨著飽足感的提升,製造出來的垃圾量也在提升。

然而,一般人很難意識到這一點。每次用餐後,垃圾分開丟,我們不認為自己一餐所製造出來的垃圾量有多少,但是,如果累計三餐就會很可觀,如果再把這個數量乘以每週天數呢?

每個人製造出來的飲食垃圾量都是驚人的,我們希望讓大家正視到這一點,唯有正視,才能讓人們開始思索如何改進,那些因應減塑概念而被製作出來的環保餐具,如環保筷、便當盒、提袋等等,才能更有效的推廣到生活中。

展覽地點:
由「製造垃圾」概念而啟發的「日常製造」展覽,商借到的展覽場地是位於民生市場附近的自家用料理食堂,以「民生『市場』」、「自家用料理『食堂』」等地域位置,點明本次藝術創作的主題是以「飲食生活」為主題。

展覽內容分作兩個部分:

  (一) 日常製造
這幅「日常製造」的看板,是以一次性使用的食具作為材料,「日」字用的是竹筷,「常」字用的是塑膠吸管,「製」字用的是塑膠繩,「造」用的則是塑膠湯匙、塑膠叉子、隨生日蛋糕附上的小叉等等。

這些材料唾手可得,都是藝術家黃書珊與趙淑琪在創作過程中,慢慢收集一次性食具,在使用過後,清洗剪裁,貼就而成。經過創作,原本應該被丟掉的垃圾也能搖身一變成為藝術作品。


這件作品在展期內得到很高的評價,許多人乍看時,只覺得這四個字造型特別,有立體感,拿起手機拍照後,發現效果出奇的好,在導覽志工提點之後,才發現這原來是用一次性餐具回收再創作的作品,都忍不住嘖嘖稱奇。

儘管設計這個展覽的初衷,是要讓人們認知飲食生活所帶來的大量垃圾,但選擇的切入面向並不是油膩膩、髒兮兮,意圖使人不快而產生警惕之心。我們希望用正面的態度讓人們認知到垃圾會產生,以及透過巧思,將已經產生的垃圾以具有美感的方式呈現到人們面前。

  (二)秀拉點描法

另外八幅創作懸掛在牆壁上,以秀拉點描法創作,仿生活中常見的飲食:漢堡、薯條、三明治、咖啡、爌肉飯、蒸餃、大腸包小腸、珍珠奶茶,作為掛畫。

製造垃圾-秀拉點描法01

點描法是因喬治‧秀拉(Georges Seurat)而廣為人知,他同時也是後期印象派的重要人物。對於色彩的理解,他異於同時期其他畫家,不用粗獷俐落的筆調或大開大合的色塊,反而使用小巧的圓點筆觸作為描繪的技巧。

他先將映入眼中的光色分為多種基本原色,再利用大腦巧妙的轉換途徑,將多種原色轉換為視覺所呈現的色彩,這種作法能更實際的將創作者所要表達的色彩呈現出來。

本次創作者黃書珊與趙淑琪借用秀拉點描法,以飲食生活中製造出來的一次性垃圾為素材,用打孔機製造出多種直徑的圓點,再以這些圓點拼貼出我們常吃的食物,作成八幅展覽作品。

日常生活中,我們飲食不斷,製造出的垃圾量也不斷增加,在巧思改造下,垃圾或可成為藝術作品,但創作所需的人力與時間多到無可計數,是不成比例的懸殊,參與過的人都能明白。未來,我們希望將這段過程改造成共創課程,帶更多人正視: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光是一日三餐,會製造出多少垃圾來?

  答案是,讓人驚訝的龐大與複雜。

撰寫評論
回到頁首